top of page
作家相片新漾基金會

提升財務免疫力

一場疫情橫掃全球,許多企業面臨市場消費力減弱,不得不裁員、減薪、放無薪假。疫情最嚴重的美國首次申請失業給付的總人數已達3860萬人,創下自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慘況,衝擊了無數原本生活無憂的個人及家庭!

「海水退潮,就知道誰沒穿褲子游泳。」平時上班薪水每月固定入帳,生活過得去自然沒有警覺心,一旦環境改變如同這一次疫情,就考驗出理財能力了。理財不只是理出錢來投資;更重要的是面臨重大狀況時,身邊有一筆預備金可動用。同樣被隔離,有人一年吃喝不愁,有人一星期就經濟拮据,這是財務的免疫力!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最新的統計,台灣有近300萬人月薪不到3萬元。試想:一個月領3萬的年輕人,扣掉生活費、房租、交通、娛樂、保險還能剩多少;如果是雙薪的小家庭,加上車貸、房貸、子女的開銷,要存錢也相當不容易!但即使不容易,仍然要想辦法開源節流,算出每個月的固定花費,把六個月的緊急預備金準備好,即使短時間收入減少,也不至於太慌張。

如何提升財務免疫力,有幾點和大家分享,有些可能是比較遙遠的目標,但是可以讓大家來思考一下

第一,累積存款。

存款越多,財務的免疫力當然越高!但是會賺錢或是突然得到一大筆錢,比如繼承財產或是中樂透,不代表財務免疫力高。很多高收入的人,花費也相當高,並沒有辦法累積財富。所以財務的免疫力,並不是會賺錢就可以,而是學會有節制的花錢,有紀律的存錢。很多賺過大錢的人都懂,守住財富比會賺錢更重要!

第二,創造現金流。

聰明的理財就是用錢賺錢,假如有一天無法繼續工作,該怎麼有足夠的收入呢?解決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要有足夠的被動收入!股票股利、債劵配息、房租、保險年金等等都是被動收入,被動收入也稱為非工資收入,當本業收入減少,還能有持續穩定的被動收入能夠支撐你的生活,就是我指的財務免疫力!

第三,風險管理。

不管是人身風險還是財產的風險,都要定時檢視,按照不同階段做調整,完善的保險規劃在突發狀況發生時,可以幫助我們度過難關,不會衝擊到整個家庭的生活和經濟,這一點可以花一整個篇幅來分享。


台灣的防疫真的很好,一開始就有警覺心,並且很有計畫的執行防疫措施,這些防疫措施一開始讓許多人覺得不方便,但是造就台灣今天可以很自由的出門上班上學,不被限制。你對於你的財務狀況有警覺心嗎?有制定出理財計畫嗎?為了存錢你願意少喝一杯飲料嗎?你願意晚一點吃棉花糖,把資源留在未來的需要上嗎?我們一起學習!



圖片來源/Photo by Micheile Henderson on Unsplash

132 次查看

コメント


關於好漾專欄

新漾邀請各領域作家在這裡和Youngman們分享好想法。

每週三固定上新文章,來看看吧!

最新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