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幼兒課程設計
趁著放寒假的時間幫忙一些學弟妹看了他們為著在接下來教師甄試而練習撰寫的教案內容,看了幾份發現大家所撰寫的內容在同一個題目上的發揮都大同小異,不是內容過於簡化就是有一些乏味,於是我思考了一下反問大家,就著同樣的題目如果對象改成普通幼兒的話,大家會怎麼做課程設計?果不其然大家開始發表了一些有趣且充滿創意的想法。
既然能想到這些有趣的課程,怎麼換了對象卻無法同等的實行出來呢?中間到底是什麼問題卡住了大家?詢問之下才發現其實大家最沒把握的是,對於特殊幼兒能力不一不知道如何實行一個老師自己有把握的課程!
這讓我想到自己過去的經驗,剛進職場時我也時常在這個問題中感到困擾,是前輩(小徐)打開了我的視野,教學中我們針對單元的主題規劃各種能夠刺激孩子五感的課程,我們律動、遊戲、動手做、演戲、創作、說故事,幾乎所有八班武藝都展現在孩子面前,上完課我們老師倆都累得癱在一邊,而孩子回應我們的確可能是呆滯空洞的眼神,一開始我們也不確定他們接收到了多少,但到了學期中幾乎九成的孩子的眼神都能夠跟隨著老師的身影,然後在老師滑稽的反應中大聲笑出來,最後充滿衝勁的參與課程。
我們的孩子五感的刺激及接收本來就比較慢,很多時候教學者會因為缺乏回饋而失去教學的熱情,但在這之中有幾點是很好的提醒:
第一:教學的技巧是在多方嘗試中建立的
集中式特教班中幼兒的年齡及能力本來就不一致,因此教學中應用個別化教學、工作分析教學、多層次教學…….等方式,能夠幫助教師實行教學,但這些教學的精熟度也是在教學中建立起來的,因此要多方嘗試。
第二:孩子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接收你的教學
若是期待孩子的表現都符合自己的想法,那老師在教學中注定感到失敗,我們的觀察是,有些孩子是視覺型的孩子、有些孩子是聽覺型的孩子、有些孩子是動手做的孩子,孩子的學習方式各有不同,因此老師要嘗試用各種方式呈現教學,相信不斷的刺激供給,孩子都能夠有所學習。
第三:別剝奪孩子自己嘗試的機會
我們在教學中非常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做,我們盡量每週都會安排一堂食品製作的課程,像是攪布丁粉做布丁、捲春捲、切水果加入優格、剪蔥段做蔥油餅…….等等,孩子喜歡吃,那我們就用吃的吸引他,誘發他訓練小肌肉的技巧、步驟上的記憶等等,我們的家長看到這樣的課程都會很訝異,他們會說這是他們不敢嘗試的,因為家裡會被用的很亂、製作過程中孩子會不段的犯錯,這些當然在我們的課程中也會不段的發生,但孩子會卻做越好,最後甚至能自信的在家中邀請家長一起製作小點。
我始終相信好的教學是一名老師不斷嘗試以及挑戰自我而來,老師要有自信也要對孩子有信心,相信在教與學一來一往中,自己也會與孩子一同成長的。
作者/顧妹 圖片來源/顧妹
作者介紹|顧琬婷
現階段是求生中的特教老師,工作時總是想假期,假期中卻又開始想 念孩子們,喜歡運動時重新找回工作中喪失的多巴胺;喜歡人與人之 間相處的溫暖。相信每個人的受造都是獨特的,只是有些人走得慢需 要陪伴,於是帶著那一點點從天父來的的信心和愛投入特教事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