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新漾基金會

「問問題」,一門很有問題的學問

最近有許多機會聽到、講到、學到很多關於「問問題」的事,發現在台灣教育環境下,「問問題」的確是很多人很有問題的一門學問啊!這讓我想起我身邊的三位人,他們個別教了我關於「問問題」的事。

第一位,我的高中生物老師Y。

我一直都喜歡生物課,每次上課我不只有聽課,腦袋還會一直充滿想像力的轉這個大自然的奧秘與可能。於是我總能因為好奇心而延伸出滿腦子的疑問,我會把我滿腦的問題條列的寫下來,然後抱著本子殺到Y面前,一個一個問他、跟他討論。 說真的,記憶中我問了什麼問題已經模糊了,但向Y問問題的畫面卻歷歷在目。每次Y都用熾熱的眼神聽我說,然後很認真地陪我遨遊在充滿想像力的世界。即使問題已經過於課本所教、超出考試範圍、甚至是我在生活中、電視裡、課外書上看到的自然問題我也會去問Y,但他總是很把它當一回事,從來不會用「啊~這不會考啦!」來回應敷衍我的問題。 我記得有幾次,我問了他答不來的問題,他便帶著我一起Google找資料、在我面前翻原文書讀給我聽(高中的我根本看不懂原文書啊XD),甚至自己回家做完功課之後,再主動找我回覆當時的發問。現在回想起來,Y給我的從來不是答案,而是澆灌我科學精神和為人師表的陪伴。陪我在萌芽的時期,不受拘束的廣泛探索、勇敢自主的尋找解答。

第二位,我的大學教授F。

F是個講英文的德國教授,他很忙碌,但他每週都會刻意規劃、公開幾個時段讓大家去找他問問題。而且F每次上課或談話的最後總會用一句話結尾:「Any question?」(然後台下通常都是一片寧靜XD)他說,問問題的人絕不是比較笨,相對沒問問題的人也不一定比較聰明;「學習,是從問問題開始的」,只在問問題的時候,腦袋才會真正開始轉動和吸收。F是很Nice的人,很樂意回答討論各種問題。但因為能預約他的時間有限、因為我的英文能力也有限(笑),所以我在F身上學會怎麼做「問問題的準備」。 我會確定我問問題的時間長度(十分鐘 or 一小時....)、時間品質(特別約一對一 or 課間空檔 or 電梯裡巧遇.....)如何?以決定我要問什麼、怎麼問。反之,我也會因問題的大小、複雜程度來決定我要用怎樣的方式,挑時間、地點來問問題。然後我會把要問的內容,事先講給自己聽,看有沒有邏輯漏洞或不完整之處。來回修改了幾遍之後,我才會去找F發問。

最後一位,我的老闆B。

在他身上我知道,在職場的問問題更需要做好準備、做足功課。不同於在學校,在職場上的每個人都是公司花錢請來「解決問題」的,如果你有過多的問題需要別人幫忙解決,那可能是自己需要檢討了。工作中的發問是提升彼此的工作效能並求最佳結果,沒有人有義務回答、協助你的問題。老闆B教我,在問問題前一定要先試著自己找過答案、研擬可能的方針、尋找相關經驗等,絕不能空手發問。

於是我歸納出我常用問問題的「三要素公式」:

問題主旨+簡述問題的內容資訊+我期待得到什麼回應=提問

問題主旨=

簡單一兩句話點出問題的重點,先讓聽者有點概念,以求快速讓彼此進到同個頻道。

簡述問題的內容資訊=

確定聽者知道你準備問什麼問題之後,再講問題的細節內容、背景資訊,力求具體和客觀(企劃預算、資料數據、來龍去脈....),同時說明自己已為這問題做了什麼功課,可能是你查了某些資料但不確定怎麼解釋,或是你研擬了幾個方案但下不了決定,或者你打算參考什麼相關經驗等(切記,一定要先自己做功課後再問人問題)。

我期待得到什麼回應=

是要從聽者得到答案?還是期待他能給予經驗和建議?或是拜託對方出手協助? or what?

想清楚、講清楚才能得到你需要的回應。

以上公式可能不是最好的,可能會被推翻或被修改,但這是我學「問問題」的歷程,到現在我也都還在問、還在學。把它寫出來歡迎你參考,只希望修好「問問題」這堂人生課,幫助你能聰明又勇敢的舉手發問。(你有什麼問題嗎?歡迎留言問我喔!哈哈)

作者/安夏巴 圖片來源/Unsplash

作者介紹|安夏巴

安夏巴是朋友取的藝名,因為愛那群朋友,因此也愛上這個名字。 相 信自己天生完美、無可限量, 從心愛的生物醫學系畢業,因為一份對 改變世界的熱情, 所以到新漾擔任專案經理。22歲那年開始部落客的 新身份:goafterkingdom.weebly.com 目前擔任財團法人新漾基金會 執行長、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第一屆青年諮詢小組委員。

關於好漾專欄

新漾邀請各領域作家在這裡和Youngman們分享好想法。

每週三固定上新文章,來看看吧!

bottom of page